• <button id="8fxlw"><object id="8fxlw"></object></button>

    1. 別讓錄取公平成為邁不過去的坎

      時間:2016年03月18日信息來源:不詳 點擊: 收藏此文 字體:

      [摘要]高考,一直是兩會的熱門話題,今年兩會有代表呼吁出于公平考慮,應實行“高考一張卷”,但網友們早就對這個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對此事持不同意見。

      高考(精品課),一直是全國兩會的熱門話題。在今年的兩會上,有代表委員呼吁,出于公平考慮,應盡快恢復全國統一命題,把高考當作“一盤棋”,也就是俗稱的“高考一張卷”。其實,網友們早就對這個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支持者認為,這樣是“一碗水端平”,又可給學生“減負”,還能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也有人提出,答題一張卷,招生計劃不變意義不大。

      應當說,后者說到了點子上?!案呖家粡埦怼彪m然為“一碗水端平”提供了平臺,但若根本就不想端平的話,照樣不會實現錄取公平。先前全國實行統一命題時,就是因為不實行統一錄取,而是通過采取給各省區分配不同名額的方式,沒有公平可言。尤其是,山東、河南等省的???!--keyword-->分數線,甚至比某些省市的本科線還要高一大截。所以說,不單是一張卷,關鍵是不公平的名額分配制度,才是錄取公平的攔路虎。要實現高考平等,讓所有學生都有一樣的出彩機會,必須改革不合理的招生計劃分配制度。

      問題是,各地的考生成績每年都不一樣,事前主觀的名額分配根本不會與實際的成績分布情況相一致,不可能做到平等,而考試成績出來再按成績分配就成為多余的,不如按照成績高低直接錄取??梢?,名額分配制度本身就與統一考試和統一選拔相矛盾。若實行名額分配制度,就勢必犧牲統一選拔,導致錄取不公平;相反,要實現錄取公平,就必須廢除名額分配制度,實行統一錄取。統一選拔本就是錄取公平的必然要求,名額分配是與不公平錄取相適應的。

      要掩飾名額分配與錄取公平的矛盾,就要取消作為公平錄取標準的統一考試,使各地的分數線沒有參照性,無法比較;或者是,在統一考試的基礎上為低分者找理由,稱他們其他方面或綜合素質高。然而,既然以考試成績而不是其他因素作為選拔標準,把考試外因素作為錄取理由必然是無法讓人認可的,難免暴露出偏袒破綻,所以最好方式就是進行分別考試,失去參照性。

      即便如此,也不是完全沒有可比較性,還可以通過錄取率進行比較。但學生總體素質高、教育水平高,又會成為多給一些地方名額的理由。教育水平高不是通過統一考試來體現,而是靠名額分配來倒果為因地武斷認定,非但沒有說服力,也無法防止權力濫用,致其成為制造不平等、給某些地區以特權而對另外地區進行歧視的幌子。名額分配與公平錄取相沖突的本質決定了,實行名額分配制度絕不會帶來公平,實現錄取公平就得取消名額分配制度。

      無可否認,拿出適當名額,對個別邊遠、教育水平明顯落后地區進行特殊照顧,對于糾正統一錄取帶來的落后地區錄取率極低、甚至沒人考上名牌院校后果,具有積極意義。但這應建立在統一錄取和不破壞錄取公平的前提之上,而不是以此為借口實行名額統一分配制度。而且,統一分配的后果,恰恰主要不是對落后地區進行照顧,而是對北京、上海等教育最發達地區進行照顧,并從根本上破壞了錄取公平。

      在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教育部長袁貴仁說,改革沒有止境。成熟的教育制度用不著改來改去不說,高考作為高等院校的招生選拔考試,公平才是最重要的,考生平等受教育權也是為《教育法》的明確規定,所以高考改革應以選拔公平為目標,絕不能以改革之名犧牲基本的公平。遺憾的是,高考制度不僅一開始就不公平,而且后來的改革更是背離公平,尤其在教育法制定后,更是存在違法之嫌。

      更有甚者,高考公平并不是必須摸著石頭過河,像袁部長說的那樣必須在實踐中進行摸索,而是本就有歷史上和其他國家都在實行的統一考試、統一錄取這樣的現成方案。在這種公平機制的基礎上,如果考試內容不科學,進行考試內容改革;如果農村地區考上名牌院校的學生比例過低,采取適當照顧措施……無論如何,只有在公平錄取的前提上,才會有有益的改革,而背離公平的改革,則會越改越亂,永遠邁不過公平這道坎。

      (作者:佚名 編輯:成人高考)

      網友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