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8fxlw"><object id="8fxlw"></object></button>

    1. 云南大學2項成果入選“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時間:2017年03月27日信息來源:不詳 點擊: 收藏此文 字體:

       

      3月22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北京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云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在內的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11項(含并列)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選。入選成果內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魚類、早期陸生植物、中生代琥珀昆蟲和脊椎動物、中生代植物和古人類等研究領域,集中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

      云南大學入選的2項成果分別是:“撫仙湖蟲腹神經節與泛節肢動物早期神經系統進化”、“江生物群三維保存的大附肢類節肢動物幼蟲”。云南大學是除中國科學院外,入選成果數最多的高校。

      “撫仙湖蟲腹神經節與泛節肢動物早期神經系統進化”成果進展,由云南大學楊杰副研究員與張喜光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報道了寒武紀節肢動物神經系統的相關成果。以實體化石形式首次展現寒武系真節肢動物昆明澄江蝦具有縱貫軀體的腹神經節及其微米級的外緣神經。該發現闡明了泛節肢動物腹神經索的原始特征,為探討泛節肢動物神經系統早期本質特征以及隨后分異的進化歷程提供了可靠證據。

      “江生物群三維保存的大附肢類節肢動物幼蟲”成果進展,由云南大學劉煜研究員、侯先光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首次公布了迄今為止所知最早的無節幼蟲類節肢動物幼蟲。這項研究給保存方式為布爾吉斯型化石節肢動物的進化發育生物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此類研究設定了更高的技術手段標準,使得研究者可以從化石表面和內部最大程度地提取信息。

      “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是中國古生物學會首次舉行的科技進展類評選。學校2項成果的入選,對于云南大學進一步推動古生物學科創新發展,展示學校古生物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和科研成果,促進云大科學研究、科學傳播工作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撰稿:張德秋

      (編輯:馬競歐)

      云南大學成人高考、云南大學成人高考報名
      (作者:佚名 編輯:云南大學)

      網友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