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8fxlw"><object id="8fxlw"></object></button>

    1. 中國-東南亞南亞國際農業科技合作論壇在我校開幕

      時間:2014年05月24日信息來源:不詳 點擊: 收藏此文 字體:

       

        本站消息  2014中國東南亞南亞國際農業科技合作論壇5月23日在我校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農業科技合作睦鄰富民”。論壇期間,來自法國、日本、韓國、越南、斯里蘭卡等14個國家的著名農業科學家與重慶、四川、廣西、貴州及我省農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專家齊聚一堂,圍繞中國—東盟國家農業生產中的農業生態保護、資源評價、遺傳育種、高產栽培、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科技創新問題開展學術報告和研討。
        我校黨委書記張海翔,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名譽校長朱有勇,國際水稻所教授苗東華先后為大會致辭。我校校長盛軍主持開幕式。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Khush Gurdev Singh教授、四川農業大學榮廷昭院士應邀出席論壇。

       

       

        張海翔書記對與會專家表示歡迎。他指出,本次論壇為我校師生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將有力助推云南與東南亞、南亞農業科技的合作與交流。他希望論壇能夠產生三方面的成效:一是推廣糧食生產、糧食安全問題研究的成果和經驗;二是共商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大計,建立合作研究平臺和人才培養機制,開展重點專項合作研究,尋求合作“雙贏”甚至“多贏”的模式;三是提升我校農業科技合作的國際化水平,與各國專家加強合作,走一條農業科技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路子。
        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名譽校長朱有勇表示,中國—東南亞南亞國際農業科技合作論壇是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論壇將成為中外農業科學家研討政策、學術交流、思想碰撞、洽談合作的重要平臺,對農業科技創新和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撐,尤其將為云南省的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兩強一堡”建設目標凝聚智慧和力量,實現云南發展需求與海外智力資源的有效對接。希望專家學者深入廣泛交流,共同譜寫東南亞南亞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的新篇章。
        國際水稻所教授苗東華指出,農業科研領域需要不同團隊、不同國家的合作與努力,此次國際農業科技合作論壇的召開,將會對國際農業科技研究合作帶來積極深遠的影響。他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各個國家和農業專家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系,分享促進農業科技發展的經驗,更好地應對現代農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

       

       

        在為期一天的論壇中,中外專家圍繞“利用水稻多樣性促進糧食可持續生產”、“水稻病害發生與發展概況”、“馬鈴薯與南亞東南亞糧食安全”、“東南亞南亞玉米育種與生產”、“利用和保護作物遺傳多樣性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國際水稻病害研究進展”等15個專題進行交流研討。
        東南亞南亞與中國云南、廣西等省山水相連,習俗相近,文化和商貿交流源遠流長,自然生態條件和農業生產條件相近,開展中國-東南亞南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將促進我國及東南亞南亞國家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提升,共同促進農業科技、教育和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共贏。論壇的舉辦將為東南亞南亞農業科教界交流學術、啟迪智慧、推進合作搭建重要平臺,并為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作者:佚名 編輯:云南農業大學)

      網友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